第一组 答辩开始时间:2022年5月21日8时30分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427-463-662)
学生姓名 | 攻读学位类别 | 学科专业(或专业领域)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曾园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后疫情形势下武陵山片区高中化学互联网+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研究——以怀化市第三中学为例 | 柴雅琴 |
张仕维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 陈福南 |
牛乙帆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初中化学酸碱盐复习教学模式研究 | 陈静蓉 |
李洪强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化学远程网络教学现状与对策 | 周光明 |
陆陈玲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异化分工小组合作策略对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心流体验的实证研究 | 周光明 |
徐虹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微视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 周鑫 |
李晓兰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微型化研究 | 卓颖 |
林小琛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阶段趣味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研究 | 卓颖 |
陈瑞琪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UbD模式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化学用语》为例 | 赵刘斌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姓名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工作单位 |
陈时洪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李红陵 | 副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张明晓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杨杰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重庆市朝阳中学 |
范兴波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重庆八中 |
第二组 答辩开始时间:2022 年5月22日8时30分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368-789-994 ;密码:111222)
学生姓名 | 攻读学位类别 | 学科专业(或专业领域)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范燕贵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安全教育内容剖析与实施策略研究 | 陈时洪 |
樊阳阳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微课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 魏沙平 |
黄宝梅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化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以高三复习“化学工艺流程图题”为例 | 向云 |
梁明雪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 肖冬荣 |
王洪杰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电化学基础”单元教学新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 | 许文菊 |
王洁萍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建模思维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以高三第二轮复习为例 | 杨骏 |
潘旭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苗族文化背景下中学化学微课的设计开发 | 杨霞 |
王艺雯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研究 | 杨霞 |
赵芙蓉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大单元学历案实践研究 | 袁亚利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姓名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工作单位 |
甘利华 | 研究员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唐倩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刘小锐 | 副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杨敏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重庆市朝阳中学 |
黄炜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第三组 答辩开始时间:2022 年5月21日8时30分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584-565-877)
学生姓名 | 攻读学位类别 | 学科专业(或专业领域)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蒋燕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三学生个性化化学错题集的科学建立与应用研究 | 唐倩 |
李可书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 唐倩 |
孙玥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概念教学研究——以“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为例 | 唐倩 |
彭雪莹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初中化学重难点突破为例 | 王冬梅 |
赵昊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初中化学结构化教学研究 | 王冬梅 |
陶春节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新高考模式下不同学科组合中化学学科的分类教学研究 | 王明 |
石琦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三重表征的“听写设计”对高中生化学学习的影响研究——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例 | 王强 |
臧瑷琳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双减”下,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 申伟 |
李源源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课程的开发 | 石燕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姓名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工作单位 |
黄梅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罗红群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许文菊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吴丹丹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蒋邦龙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第四组 答辩开始时间:2022 年5月22日8时30分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466-745-044;密码:052204)
学生姓名 | 攻读学位类别 | 学科专业(或专业领域)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王颖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微课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谭克俊 |
傅灵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核心素养下提高师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对策研究 | 廖家耀 |
朱煜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初高中化学衔接盲点产生原因及策略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 廖家耀 |
张娜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新高考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 刘社田 |
顾琴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HPS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前微课的研究与实践 | 马学兵 |
黎昂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一核四层四翼”的高三化学复习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 马学兵 |
李斌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实践研究——以钢铁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 | 马学兵 |
赵迪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 彭敬东 |
李宏旭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教师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存在的学科教学知识差异性研究 | 彭云贵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姓名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工作单位 |
何延红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蔡桂鑫 | 副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邹建 | 副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李平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杨亚华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第五组 答辩开始时间:2022 年5月21日8时30分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737-437-024;密码:123456)
学生姓名 | 攻读学位类别 | 学科专业(或专业领域)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官海芳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有机类试题分析及教学策略 | 黄玉明 |
马凌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PBL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深度学习的视角 | 吉庆刚 |
况钎册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模型建构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研究 | 孔玲 |
杨娜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关于高中化学新老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 | 孔玲 |
冯素厦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化学数字化实验案例和实践研究 | 郭其祥 |
郝继平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李明 |
余秋莎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化学实验专题解题策略及教学启示——以2016-2021年贵州高考试题为例 | 李明 |
郭雅婷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以《卤代烃》为例 | 李念兵 |
邹惠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融合NB化学实验的微课在模型认知素养培养中的应用 | 李原芳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姓名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工作单位 |
向云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魏沙平 | 副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王海军 | 副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郭小玲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重庆市朝阳中学 |
邓万秋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重庆市兼善中学 |
第六组 答辩开始时间:2022 年5月22日8时30分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 415-378-923)
学生姓名 | 攻读学位类别 | 学科专业(或专业领域) | 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陈元霞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远程直播教学在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 周成合 |
何明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152”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 周成合 |
陈蕾西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新高考下数字化实验在高中课堂常规课堂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 奉萍 |
邵欣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核心素养取向的板块-任务式教学——以“化学平衡”为例 | 龚成斌 |
陈佩林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新策略 | 郭其祥 |
陈秋蓉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化学迷思概念的诊断及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电化学》为例 | 郭其祥 |
郭春华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化学迷思概念探查与教学对策研究 | 黎安勇 |
杨斯琪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探查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焦虑现状与影响因素 | 胡珊珊 |
冯晓伟 | 专业学位硕士 | 学科教学(化学) |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趣味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以原电池为例 | 黄玉明 |
答辩委员会组成 |
姓名 | 职称 | 学科专业 | 工作单位 |
谭克俊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胡小莉 | 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陈静蓉 | 副教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 |
曹家军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
龙运海 | 高级教师 | 学科教学(化学) | 重庆市南开中学 |